计算机网络-第一章笔记
计算机网络基础笔记
第1章:概论
学习目标:
- ✓ 了解基本术语和概念
- ✓ 掌握网络的基本原理
- ✓ 为后续章节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
- ✓ 方法:以Internet为例子
重点内容:
1. 什么是Internet?
A. 从具体构成角度
节点
主机及应用程序:
- 主机 = 端系统
- 运行网络应用程序
- 包括PC、服务器、无线笔记本、智能手机等
网络交换设备:
- 路由器(router)
- 交换机(switch)等网络设备
边:通信链路
- 接入网链路:
- 定义:主机连接到互联网的链路
- 主干链路:
- 定义:路由器间的链路
- 通信链路类型:
- 光纤
- 同轴电缆
- 无线电
- 卫星
- 传输速率 = 带宽(bps)
分组交换设备
- 功能:转发分组(packets)
- 类型:
- 路由器
- 交换机
B. 从协议角度
协议作用:控制发送、接收消息
协议实例:TCP、IP、HTTP、FTP、PPP
Internet定义:”网络的网络”
- 特点:松散的层次结构,互连的ISP
- 分类:公共Internet vs. 专用intranet
Internet标准:
- RFC: Request for Comments
- IETF: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(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
C. 从服务角度
- 应用类型:使用通信设施进行通信的分布式应用
- Web
- VoIP
- 分布式游戏
- 电子商务
- 社交网络
- 基础设施功能:
- 为apps提供编程接口(通信服务)
- 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apps与互联网连接起来
- 服务选择:类似于邮政服务
-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
- 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
2. 什么是协议?
定义
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,以及在报文传输和/或接收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
人类协议示例
- “几点了?”
- “我有个问题”
- “你好”
- 发送特定的消息
- 收到消息时采取的特定行动或其他事件
网络协议特点
- 类似人类协议
- 机器之间的协议而非人与人之间的协议
- Internet中所有的通信行为都受协议制约
3. 网络组成要素
网络边缘
- 定义:网络的外围部分
接入网、物理媒体
- 物理连接类型
网络核心
- 分组交换:将数据分成小包进行传输
- 线路交换:建立专用连接通道
Internet/ISP结构
- ISP层次:
- 全球ISP
- 区域ISP
- 本地ISP
- 网络类型:
- 家庭网络
- 移动网络
- 机构网络
性能指标
- 丢包率
- 延时
- 吞吐量
协议层次、服务模型
- 不同层次的协议负责不同功能
- 各层提供的服务模型
历史
- Internet发展历程
注意要点:
- Internet是”网络的网络”,由多层ISP和不同类型网络组成
- 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本规则,定义了通信格式和行为
- 网络由节点(设备)和边(链路)组成
- 从服务角度看,Internet为各种应用提供了通信基础设施
网络边缘
主机
- 运行应用程序(如Web、email等)
- 位于”网络的边缘”
- 是用户直接接触的系统
客户/服务器模式
-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服务、接收服务
- 服务器提供资源和服务
- 例如:Web浏览器/服务器、email客户端/服务器
- 明确的角色分工,客户端发起请求,服务器响应请求
对等(peer-peer)模式
- 很少(甚至没有)专门的服务器
- 每个节点既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器
- 例如:Gnutella、KaZaA、Emule等文件共享应用
- 分散式结构,没有中央控制点
网络核心
- 互连着的路由器(构成数据传输的主干网络)
- 网络的网络(多层次、多区域的互联网结构)
- 负责高效转发数据包
接入网、物理媒体
- 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
- 是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物理途径
- 包括各种传输介质和接入技术
面向连接服务
目标: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
握手:在数据传输之前做好准备
- 人类协议中的例子:”你好”、”你好”的交流
- 两个通信主机之间为连接建立状态
- 确保双方都准备好进行通信
TCP - 传输控制协议 [RFC 793]
- 互联网上面向连接的服务
- 特点:
- 可靠地、按顺序地传送数据
- 确认和重传机制(保证数据不丢失)
- 流量控制
- 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
- 根据接收方的接收能力调整发送速率
- 拥塞控制
- 当网络拥塞时,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
- 防止网络崩溃,保证网络整体效率
无连接服务
- 目标: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
- UDP - 用户数据报协议 [RFC 768]
- 无连接(不需要建立连接)
- 不可靠数据传输(不保证数据到达)
- 无流量控制(不考虑接收方的接收能力)
- 无拥塞控制(不考虑网络状况)
- 简单、开销小、延迟低
协议应用
使用TCP的应用:
- HTTP (Web网页浏览)
- FTP (文件传送)
- Telnet (远程登录)
- SMTP (电子邮件传输)
- 这些应用需要可靠的数据传输
使用UDP的应用:
- 流媒体(视频、音频流)
- 远程会议系统
- DNS(域名解析系统)
- 互联网电话
- 这些应用通常可以容忍一定的数据丢失,但对延迟敏感
网络拓扑结构
移动网络
- 连接移动设备(手机、笔记本等)
- 通过基站接入互联网
家庭网络
- 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
- 通过路由器接入ISP
区域性和全球性ISP
- 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
- 构成互联网的骨干网络
- 不同级别的ISP相互连接
机构网络
- 连接企业、学校等机构内部的设备
- 通常规模较大,结构复杂
- 有专门的网络管理和安全策略
这些不同类型的网络通过路由器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,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互联网架构,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张晓风的博客!
评论